9CaKrnJkDzz china.huanqiu.comarticle北大荒的非常岁月:青年们实行婚姻速配/e3pmh1nnq/e3pmtdr7f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,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这块处女地。1958年3月,在沈阳炮兵学院任教的青年教师王海波被下派北大荒,分配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五分场,先后在几个分队任“特别参谋长”。刚到而立之年的王海波,在北大荒呆了两年半时间,后转业当了一名人民教师。这两年半时间的亲身经历一幕一幕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。从辽宁省鞍山市第26中学退休以后,他写下了长达数十万字的回忆录,对这段往事做了详细的介绍,披露了很多原先根本没有形成文字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中有感慨、有遗憾、有自豪也有反思。2003年5月26日,王海波因病去世。他的弟弟——沈阳冶炼厂的退休职工王海涛,始终珍藏着这份宝贵的遗稿。他说:“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很害怕这段真实的历史被逐渐忘记……”特殊年代下的速配婚姻北大荒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,气候恶劣,人迹罕至。要开发北大荒就要有人,可是从哪里来那么多人呢?刚开始是派部队兵团来进行大规模建设,但是军人基本上都是男性,性别单一,不利于这项长久性的工程。后来,各地政府(尤其是山东、河南等人口集中且比较贫困的地区)开始鼓励年轻女性到这里和军人组成家庭,安居此地,以进行旷日持久的建设。 王海波这个“特别参谋长”的重要任务之一,就是帮助这些年轻人“速配”婚姻。他先给那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、已经快30岁的老兵们开了个座谈会。还没等王海波开口,就有人问:“参谋长,她们能看上我们这些老兵吗,给我们交个实底!”王海波说:“现在跟战争年代不一样了,女人选丈夫的标准也改变了。人家来这里目的有三个:第一是能吃饱,第二是挣到现钱,第三是嫁个能挣钱会过日子的好小伙子。因此,你们必须主动去靠近姑娘们!”他的话鼓舞了小伙子们。晚上,在队里举办的舞会上,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就在这天晚上,一对男女产生了感情,王海波闻讯后马上找到他们:“既然有了意思,就特事特办,马上结婚。”那对青年都是朴实的农家孩子,想想早晚也要走这一步,还不如早点结婚,以便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。当时队里有规定:速配成功的男女可以分得一套房子。于是他们成了王海波手下第一对“吃螃蟹”的夫妻。初战告捷,王海波乘胜出击,天天拿着队里惟一的一台照相机在野地里转悠,只要见到有苗头的青年男女,马上就给他们拍“订婚照”。时间长了,人们习惯了这种方式,不再像第一对那样感到难堪。有的青年还大大方方地跑到王海波这里来请他照相。但是,队里总共有上百对男女,速配成功需要一段时间,而“水利队”的到来又让王海波感到了危机。这400多人的大队伍,浩浩荡荡,搭建了临时工棚,热火朝天地准备大干一场。和队里举办了一次篮球比赛之后,几个姑娘和水利队的小伙子们套上了“老乡”,聊得热乎。王海波知道,这里的姑娘和老兵们数量相当,甚至可以用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来形容,如果被水利队的小伙子们“骗”走几个,自己这个参谋长可问心有愧啊!于是,他连夜给自己的属下“训话”:“自古‘有剩男,没剩女’,修水利的来了,形势严峻,你们可要抓紧机会呀!”接着又去开导姑娘们:“野花没有家花香,跟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在一起,将来怎么样谁都说不清。等咱们的新房子建完,有吃有穿也有住,日子多好,那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呢。”那些已婚的夫妻们感激王海波的撮合之情,也都帮着王海波来做工作。他们主动和还没有配成对的联系,给他们牵线搭桥。一对结婚了,又一对结婚了……短短的几个月内,队里的青年男女终于全部速配成功!水利队的小伙子们前来贺喜时,感慨地说:“你们的参谋长简直就是个把家虎,自家的女孩子一个都没有外流。”现在的人可能不会理解这种方式。但是,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,一切都是匆匆上马,大量的田地等着他们去耕种,这些姑娘小伙组成的家庭成了拓垦北大荒的第一代人,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,把这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丰产的万亩良田。1214895840000责编:佚名凤凰网121489584000011[]{"email":"anonymous@huanqiu.com","name":"佚名"}
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,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这块处女地。1958年3月,在沈阳炮兵学院任教的青年教师王海波被下派北大荒,分配到黑龙江密山农垦局五分场,先后在几个分队任“特别参谋长”。刚到而立之年的王海波,在北大荒呆了两年半时间,后转业当了一名人民教师。这两年半时间的亲身经历一幕一幕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。从辽宁省鞍山市第26中学退休以后,他写下了长达数十万字的回忆录,对这段往事做了详细的介绍,披露了很多原先根本没有形成文字的故事。这些故事中有感慨、有遗憾、有自豪也有反思。2003年5月26日,王海波因病去世。他的弟弟——沈阳冶炼厂的退休职工王海涛,始终珍藏着这份宝贵的遗稿。他说:“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很害怕这段真实的历史被逐渐忘记……”特殊年代下的速配婚姻北大荒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,气候恶劣,人迹罕至。要开发北大荒就要有人,可是从哪里来那么多人呢?刚开始是派部队兵团来进行大规模建设,但是军人基本上都是男性,性别单一,不利于这项长久性的工程。后来,各地政府(尤其是山东、河南等人口集中且比较贫困的地区)开始鼓励年轻女性到这里和军人组成家庭,安居此地,以进行旷日持久的建设。 王海波这个“特别参谋长”的重要任务之一,就是帮助这些年轻人“速配”婚姻。他先给那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、已经快30岁的老兵们开了个座谈会。还没等王海波开口,就有人问:“参谋长,她们能看上我们这些老兵吗,给我们交个实底!”王海波说:“现在跟战争年代不一样了,女人选丈夫的标准也改变了。人家来这里目的有三个:第一是能吃饱,第二是挣到现钱,第三是嫁个能挣钱会过日子的好小伙子。因此,你们必须主动去靠近姑娘们!”他的话鼓舞了小伙子们。晚上,在队里举办的舞会上,小伙子们和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。就在这天晚上,一对男女产生了感情,王海波闻讯后马上找到他们:“既然有了意思,就特事特办,马上结婚。”那对青年都是朴实的农家孩子,想想早晚也要走这一步,还不如早点结婚,以便享受到政策上的优惠。当时队里有规定:速配成功的男女可以分得一套房子。于是他们成了王海波手下第一对“吃螃蟹”的夫妻。初战告捷,王海波乘胜出击,天天拿着队里惟一的一台照相机在野地里转悠,只要见到有苗头的青年男女,马上就给他们拍“订婚照”。时间长了,人们习惯了这种方式,不再像第一对那样感到难堪。有的青年还大大方方地跑到王海波这里来请他照相。但是,队里总共有上百对男女,速配成功需要一段时间,而“水利队”的到来又让王海波感到了危机。这400多人的大队伍,浩浩荡荡,搭建了临时工棚,热火朝天地准备大干一场。和队里举办了一次篮球比赛之后,几个姑娘和水利队的小伙子们套上了“老乡”,聊得热乎。王海波知道,这里的姑娘和老兵们数量相当,甚至可以用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来形容,如果被水利队的小伙子们“骗”走几个,自己这个参谋长可问心有愧啊!于是,他连夜给自己的属下“训话”:“自古‘有剩男,没剩女’,修水利的来了,形势严峻,你们可要抓紧机会呀!”接着又去开导姑娘们:“野花没有家花香,跟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在一起,将来怎么样谁都说不清。等咱们的新房子建完,有吃有穿也有住,日子多好,那才是真正的安居乐业呢。”那些已婚的夫妻们感激王海波的撮合之情,也都帮着王海波来做工作。他们主动和还没有配成对的联系,给他们牵线搭桥。一对结婚了,又一对结婚了……短短的几个月内,队里的青年男女终于全部速配成功!水利队的小伙子们前来贺喜时,感慨地说:“你们的参谋长简直就是个把家虎,自家的女孩子一个都没有外流。”现在的人可能不会理解这种方式。但是,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,一切都是匆匆上马,大量的田地等着他们去耕种,这些姑娘小伙组成的家庭成了拓垦北大荒的第一代人,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,把这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丰产的万亩良田。